首页
首页 > 国内 > > 详情

《罗刹海市》,充分体现出部分半知识分子的盲目优越感

2023-07-31 11:01:52来源:粤西读书人


【资料图】

这几天刀郎的新歌《罗刹海市》登上各种音乐榜单。

随着部分有文化的人的解读,该曲引起了广大半知识分子的共鸣,这首歌,在各种解读之下,隐隐有封神的趋势,似乎我们歌词的最高水平,也就是刀郎这首歌的样子了。

一个20年前唱通俗流行音乐的人,20年后,一转眼变成了有文化的刀郎,莫非刀郎这20年是在苦读《聊斋志异》,以求获得音乐上更高的成就?

按照某些网友的理论,没文化听不懂《罗刹海市》。以这句话的逻辑,听懂《罗刹海市》,看过《倩女幽魂》,是不是就等同于精通古典文学了?

网上有多少人看过完整的《聊斋志异》?看过的人又有多少人记得《罗刹海市》?那么一个连《罗刹海市》原文都没有看过的人,通过一首歌,就感觉自己也是精通《聊斋》的人,就是一个文化人,这个逻辑,实在是说不过去。

《聊斋志异》原文虽然已经很浅显易懂了,然而阅读依然需要一定的门槛。我记得初中时候,百无聊赖,从家里不知道什么地方翻出来一本《聊斋志异》的时候,看了几分钟,就看不下去了。有人说你这是没文化不爱读书,可能是吧。可是同样的《笑傲江湖》《哈利波特》《神们自己》,买回来的时候我可是不吃不喝都要读完的。

说白了,即便我会背“一狼假寐,一狼洞其中”(又有几个觉得《罗刹海市》好的人能记得这篇课文呢?),我依然觉得读聊斋是一件枯燥的事情。

看刀郎这首歌的歌词,一直看到马骥的时候,我才隐约想起这是个什么故事,然而到底是什么故事,已经忘了个七七八八。如果谁要在这几天之前问我你觉得蒲松龄写的罗刹海市怎么样,我肯定会问,你在说啥?没文化,并不可怕。

如果一群人,没有看过《罗刹海市》,又觉得这首词写的非常好,那么只有一个原因,您是看得解读版,您不妨放下别人的观点,问问自己,这首歌到底唱了个什么?

有人说,事情不是靠自己想象的。解读版也有价值。当我认可解读版的时候,我对这首歌的评价,就远远超过了我本身对这首歌的感觉。

答案其实很简单,每个半知识分子,都怕别人觉得自己没文化,都怕别人知道自己没读过《聊斋志异》。

《聊斋志异》再经典,到了如今,不看也不是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。

您连《论语》都看不完,不看《聊斋》不丢人。

因此大家只能越来越开始吹捧,开始解读,每个人都要证明自己比别人更有文化。

而实际上,你要看着歌词“马户是驴,又鸟是鸡”谐音梗固然要扣钱,拆字游戏,还比不上谐音梗。

就这首歌,除了题目用了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题目显得有点文化,整首歌的歌词,跟文化没有一丝丝关系。有暗喻和暗讽就是文学了?这词就封神了?且不说现在不能说名字的华语乐坛最好的作词人,就是能提名字的第二好的作词人文山的一句“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,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”,从文字的美感来说,《罗刹海市》,本质上连好词的车尾都追不上。

有人说暗讽的好啊。

我们现在就需要这样的暗讽啊。

刀郎被欺负了20年,写一首歌怎么了?

不怎么。

刀郎唱歌正常,问题是,刀郎从“冰与火的情欲中挣扎徘徊”到“又鸟不知道自己是鸡”这两句歌词,本质上没有区别。

爱刀郎的人不会因为刀郎唱一句“2002年的第一场雪,比平时来的更晚一些”而感到自己没文化。非要说是刀郎唱得好,所以我现在喜欢刀郎的人,才是一个悲剧。

换句话说,即便当年刀郎的歌没文化,那么多人喜欢,因为他的歌声好听,因为他的曲子好唱,通俗从来就不是错。

当年刀郎唱“我拉着你的手,放在我手心”,和今天唱“马户不是驴”,都是一样没文化,好听就对了,为什么一定要偷偷骂了谁才觉得刀郎变了?才觉得歌好听。

这首歌,唱的也好,曲子也好,词连二流水平都算不上。

不能因为最好的作词人被消失了,我们就以为《罗刹海市》的词,就是最好的。

非要听着刀郎的歌还觉得自己高雅的,或者觉得那英杨坤汪峰高晓松的歌高雅的,那才是悲哀见了他妈,悲哀到家了。

用刀郎的歌说:“勾栏从来扮高雅”

当您为这首歌纵情赞美的时候,问问自己,真的认真看过《聊斋》吗?

标签:

上一篇:金百泽:7月28日融资买入321.14万元,融资融券余额8749.58万元
下一篇:最后一页

资源

课程

上海新增一名本地确诊病例